三剑客

前天晚上,我一个最好的朋友Jeff从成都赶过来,他要前往非洲坦桑尼亚。为了给他践行,同时也借此机会让在北京的朋友聚一聚,我叫来了Arnold以及其它的一些好朋友。
Jeff, Arnold和我是中学六年的同学,当时我们号称三剑客,当时出于对大仲马小说的喜爱而取的这个名字(其实到现在我也还没看过这个小说……)还记得是在98年,我们兄弟三人一同在家乡的小山上埋下三颗松果,并宣称15年之后,我们将再次在这里相聚。如今,已过去11年……
我们三个人的性格其实好像差得很多。Jeff比较情绪化,很激进,有时甚至是歇斯底里;Arnold以前其实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小孩,但他后来的性格却发生了我们三人中最大的改变,他的这些改变,在当时看来,让我们都认为是不能接受的。这样的改变让他成为我们三人中最成熟的一个,现在的他似乎有很多无奈,但却因为出于男人的责任而无法表露,只有偶尔能够看到他内心的独白,其实他也很脆弱;而我,感觉是三人中改变最小,思想最单纯,最不成熟的人。
我曾经想工作,可Arnold却希望我能够读研,他觉得我是三人中最有可能继续在学术上深造的人。其实当时我真的想工作,但即便是在考研后找到了一份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的一份工作后,我却仍然鬼使神差地选择了读研。而现在,我可能还要继续我在国外的求学之路。看似充满各种机会的人生,却似冥冥之中天注定,或者说是性格使然。
Jeff曾在寒假让我加入他所要创建的一个Billionare小组,其实我一直不太理解Jeff为何有如此大的“野心”?为何要让自己的生活如此紧张,如此充满挑战?昨天晚上,他向我说起他过往的经历,家庭、学习的挫折与磨难或许是形成他现在人生观的重要原因,他因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让他对成功,对未来的渴望变得异常的强烈。而对于像我这样人生总的来看比较平稳的人来说,显然是无法完全理解他对于成功的那种强烈的渴望。他说他之所以要不断地挣钱,首先是要改变家庭以及后代的境况,二来他希望借助这些钱来实现自己,更多地是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Jeff小组的名字叫“鲲聚”,Jeff以及一些朋友,他们就好比鲲,他们化身为鹏,想要驰骋天地,而现在的我只是一只小小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Jeff说其实朋友能够给你让你感受另外一种生活,这样的话,本该枯燥平淡的生活才会多了许多精彩。正如卢广仲如唱的一首歌,《100种生活》
Jeff应该快要到坦桑尼亚了。Jeff,将你的青春献给这片广袤的土地吧!

我们的责任

上周上《高等光学》的课,课上老师问我们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结果没有人能够回答。我想这其中有些人是知道的,但不愿站起来说;而有些人则是确实不知道。看到这样的结果,老师显得很无奈,她说国家的兴盛还靠你们来发展壮大呢,你们现在的表现如何能够让人放心呢?
不知怎地,老师的这段话让我有一些伤感和内疚。如今的大学生,和以前的大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许是时代的原因吧,没有了国仇家恨,没有了颠沛流离,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足。读书是为了什么?已经不再是为了中华崛起,而仅仅是为了自己今后能够过了富裕的生活。以前大学很难上,但出来的大学生个个都很强,现在大学很容易就读了,但出来的大学生却远不如从前。昨天看同学实验室一个大师兄的硕士毕业论文,我想现在要我们来做未必能够做得好。本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却好像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上次和同学聊天,我说我就喜欢小资那样的生活,没有太大的追求,物质、精神生活富裕就行了。我觉得我就是一条社会的寄生虫,假如人人都像我这样想的话,那这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前途了。
前段时间还看到了一则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一共中140多万人出国留学,但到现在仅有40万左右的人回到中国。这是一个多少让人看了寒心的消息。上政治课时老师也说,国家花了很多钱让年轻人出国深造,寄希望于他们学成后能够归国建设国家,结果却为那些发达国家白白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我现在也打算出国,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今后会不会也成为那100多万人中的一个,这里面有很多因素的影响。
似乎现在外国人对中国人还是存在很多偏见和歧视,因而很多留学生在国外表现得异常地爱国。或许也只有在国外才能认真感受到我们对我们国家所应当负有的责任。